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单机资讯 > 新闻详情

育碧、中国与我们:“育碧中国”3DM独家揭秘

时间:2012-09-12 14:44:22
  • 来源:3DM文学组-陆夫人
  • 作者:半神巫妖
  • 编辑:ChunTian

育碧上海在开拓国内市场以及代理汉化方面比研发制作更早。汉化的第一款游戏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雷曼》(现在可以叫《雷曼1》,不过游戏上写发行的似乎是联科电子而不是育碧上海),然后就是《英雄无敌2》的资料片《忠诚的代价》,从此代理并汉化了很多著名游戏一发而不可收拾,一直到碧汉网络的出现前,育碧上海为我们总共汉化和代理的将近200款游戏。

这里容我抱怨句,大家对于这些官方的游戏汉化总是说:①不能全球同步上市,②翻译的很不贴切差劲,③配音的也伪和没感觉。。。对此,我只希望玩家能够有正常的判断能力。①全球同步上市这一条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政策都是有差异的,必然不能全球同步,君不见国外欧洲和美国还要差个三四天,何来同步?

就算代理公司一直很勤恳,卡在审批是无可奈何的;②关于翻译差劲,我觉得不能因为一个“踢牙老奶奶”和根本没有人去认真核实过的“老头滚动条”就一棍子打死所有代理公司的翻译,民间汉化组织3DMGAME贡献了这么多翻译,其中也会有些许疏漏,为什么没有人一棍子打死呢?“免费“二字即为谜底。

再者,因为当时年代的关系,很多国外奇幻,科幻游戏的专属名词我们并没有一个可以与之对应的翻译,所以只能“本地化”(比如“LICH”曾经有过“地鬼”的称呼,那可是20年前的事情)。

时代在发展,当年那些“本地化“式的翻译现在看起来的确很可笑,有错误就指出,就改正,就规避,但那也是我们走过的路,玩家们若是讥讽,挖苦,嘲笑游戏公司的过去的话,那是不会有未来可言的。

③配音伪和更是没有道理,诚然现在很多使用明星效应的配音的确很过分,但是当年给游戏配音的都是上影级别的老师们。你们这些玩家因为听惯了他们的配音和角色而觉得伪和,你们这些玩家因为看着非中国人的脸听着中国人的声音觉得伪和。我更觉得该给你们的不应是游戏,而是一盆冷水,浇醒你们焦躁的大脑。

跑题了,回到正轨。总之当时的育碧上海和很多游戏公司一起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游戏的汉化版,让当时英语水平偏低的中国玩家能够玩上汉化的游戏,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仅如此,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法国育碧推出了让其达到了一个巅峰的大作,《雷曼2》。自然这款游戏育碧上海也有引进,而那时候也是育碧上海的一个巅峰。

《雷曼2》对比,根据一位资深玩家介绍,大家过去常常买的芝麻开门和藏经阁,还有雅典娜,阿拉丁神灯等都是100%的正版,只不过他们为了盈利而降低了硬件品质,盒子和碟片的质量一落千丈,当然这个也是不提倡的。

举几个育碧上海影响中国游戏圈的例子吧。如果要找3D即时战略游戏的先驱,太空战略游戏的集大成者,那么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家园》系列,而“家园”这个名字谁起得?谁代理的?就是育碧上海。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翻页
0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他们都在说 再看看
3DM自运营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