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时事焦点 > 新闻详情

中学生当“土豪”:为给手游充值偷刷掉妈妈10万元

时间:2016-01-05 09:59:40
  • 来源:互联网
  • 作者:blueseman
  • 编辑:GSZ

家有熊孩子,父母多操心。南宁一初三学生悄悄用支付宝绑定母亲的银行卡用于游戏充值,前后刷了10万元。由于该学生还是未成年人,这些钱能不能要求商家退还呢?

南宁一名14岁的初三学生,注册支付宝后悄悄绑定了母亲的银行卡,然后通过快捷支付进行网络游戏充值等。当母亲发觉银行卡内余额不对时,卡已被孩子刷掉了约10万元。由于该学生还是未成年人,这些钱能不能要求商家退还呢?

为买“钻石”,明明曾一次就刷掉1.7万元

为买“钻石”,明明曾一次就刷掉1.7万元

1、玩网游刷掉10万元

胡女士在南宁市民主路上经营一家刺绣店。12月20日晚上8时多,她与朋友吃饭后刷卡买单,随即收到银行短信提醒。可让她吃惊的是,自己卡内的余额居然少了约10万元。当时她还以为是短信出错,马上又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查询卡内余额,发现情况还是一样。

胡女士一下就慌了神,卡上的钱到哪儿去了?她联想到自己儿子这些天来好像有些不对劲,于是马上去问14岁的儿子明明(化名)。明明承认说,他自己玩网络游戏把钱刷掉了。

事发后,胡女士去银行打印了对账单。对账单显示,孩子用支付宝从10月11日至12月20日期间总共被刷约10万元,其中在12月17日一天就刷了3.1万元。

图据网络

图据网络

2、偷偷删掉银行扣款短信

面对记者的采访,明明有些抵触,但也表现出了悔意。他称是在用手机号注册支付宝后,悄悄绑定了妈妈的银行卡,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了妈妈的银行卡密码之后,因为有了“资金支持”,他玩起游戏来也一发不可收拾。

明明刷了这么多钱,胡女士手机上难道没有收到短信提醒?胡女士说,明明只有在拿住她手机的时候,才会选择用支付宝支付,这样一来,待胡女士手机一收到银行的扣款短信,他就会及时删掉,于是这些钱也就在胡女士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刷掉了。

3、家长希望能退还钱款

一直以来,胡女士知道明明喜欢玩网络游戏,为避免孩子沉迷游戏,她还让人把家里的电脑都搬走了,但没想到孩子用手机也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通过种种办法,胡女士已与相关网游公司取得联系,希望能要回钱款,但各公司要么是直接拒绝退还有关钱款,要么说要请示领导,但后来都没有了下文。

4、律师称合同无效可要求返还

广西律师协会民商委朱委员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同时,《合同法》也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据此,本纠纷中,胡女士的儿子只有14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用巨款购买网络游戏的行为,明显与其年龄、消费能力不相适应,其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现胡女士作为孩子的法定代理人已经明确拒绝追认该合同的效力,因此,合同无效,胡女士可以要求网游商家返还其支付的款额,建议其与网游商家协商,协商不成的,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此外,根据文化部《网络游戏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应保证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注册,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若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由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或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责令改正,并处30000元以下罚款。

0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他们都在说 再看看
3DM自运营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