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敏4》评测:“输在起跑线上”的任式箱庭

伊東

2023-08-15

返回专栏首页

作者:伊東

评论:
为什么不让它成为年轻人的第一款‘皮克敏’呢?

    我的朋友,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烦恼:

    有这么一部或几部作品,你非常喜欢它,也知道它们值得被更多人所喜爱,奈何周围却没有人愿意听你倾诉,让你最终只得将分享的热情和它真正的价值一起藏在心底,在夜深人静时连连叹气——对我来说,“皮克敏”就是这么一款游戏。

    面对宫本茂继“马力欧”“塞尔达”后最看重的亲儿子,任天堂自然不敢在“皮克敏”的品牌宣传上偷懒,《种子之歌》与《爱之歌》的歌词和曲调曾深深地刻在一代人的记忆里,而前年刚刚上线的《Pikmin Bloom》,也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口碑与运营状况——至少在日本本土,这些小家伙的形象早已成功地被植入了玩家的生活当中。

    可当我试图在身边的玩家圈子里,安利刚刚发售的《皮克敏4》时,却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仿佛它也走在了某个时期的“塞尔达传说”老路上,成了仅仅属于“小圈子”的狂欢一样。

    《皮克敏4》评测:“输在起跑线上”的任式箱庭

    我承认,比起《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开放世界”或《超级马力欧:奥德赛》的“动作冒险”而言,“皮克敏”的主题与玩法确实没有那么直观。在“皮克敏”中,玩家操作的主角总是领着那么一群古灵精怪的小生物,在某个星球上展开冒险。建立在熟悉环境上的精致箱庭风光,以及与皮克敏们可爱外表相悖的残酷世界观,都是系列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不曾改变的特色。

    如果放眼整个电子游戏行业,你会发现“皮克敏”别出心裁的玩法,远比看上去要来得更具影响力。从十多年前的《国王物语》《霸王》,到刚刚发售不久的《我的世界:传奇》,这些作品都直接吸收借鉴了“皮克敏”的关键设计——在以“主角”为独立个体的“第三人称动作游戏”基础上,赋予大量独立单位不同的游戏职能,要求玩家基于此规则进行战斗和解谜。由于玩家在更多时候需要“站在指挥者的位置上掌握全局”,同时拥有适当的资源管理能力,也就使得这些“类皮克敏”从玩法到概念上都多了几分RTS(即时策略)的味道。

    《皮克敏4》评测:“输在起跑线上”的任式箱庭

    可就算说是“RTS”,“皮克敏”也依然是一款有着浓重“任天堂”基因的日本游戏,它的主要受众依然是会在客厅沙发上玩游戏的普通玩家——对他们来说,主流RTS追求的高理解和高操作成本能带来的正面反馈显然不够直观。在主观视角下,玩家必然需要更加贴近直觉的设计,才能快速理解游戏的乐趣。

    其实,早在二十年前初代《皮克敏》发售时,任天堂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时至今日,你依然可以在大部分有关皮克敏的讨论中,听到《爱之歌》中那几句脍炙人口的歌词:“自从被拔出后,我就跟在你身后”“今天也在战斗,成长,然后被吃掉”。借着温柔的语调,这首曲子便简单地交代清楚了初代《皮克敏》的重要玩法。

    到了2004年,系列续作《皮克敏2》发售,游戏一边保留了系列标志性的“ACT融合RTS”独特玩法,一边又在初代“红蓝黄”三色的基础上,追加了新的紫色与白色皮克敏,使得游戏深度进一步提升。而针对内容上的升级,任天堂也继续沿用了在初代时所使用的宣传策略,在电视广告上推出了以日本童谣改编的歌曲《种子之歌》,将五种皮克敏各自的特性解释得清清楚楚。而这首歌曲也带来某些有趣的现象——即使是初见“皮克敏”的玩家,往往也能以极快的速度理解,并抓住游戏的要领……要知道,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出现在一款RTS游戏身上。

    《皮克敏4》评测:“输在起跑线上”的任式箱庭

    “红色皮克敏不怕火,蓝色皮克敏不溺水,黄色皮克敏跳得高”

    就像这两首歌曲中所唱的那样,在“皮克敏”系列游戏中,玩家总是指挥着从土地中生长出的皮克敏,利用它们各自的特性完成着“逃出升天”的目标。这些拥有独立AI控制的小生物,可以根据玩家的指令行为,对游戏中出现的大部分物体(或生物)做出精准的判断——它们会自动将那些亮晶晶的宝物搬上主角的飞船,会对你所盯上的生物展开攻势,也会将击倒的猎物尸体搬回自己的老巢,将其转化为新一代皮克敏的养分。

    但在能够准确执行玩家命令的同时,皮克敏们的生命也同样脆弱。面对拥有巨大体型和奇特生态的原生生物们,只有在玩家的哨声下发起有计划的进攻,才能避免或减少皮克敏们的牺牲——或者,你也可以专门在战斗中将那些拥有特殊力量的皮克敏当成诱饵,借此获得更大的胜利……即使从人之常情上,看着这些小家伙白白失去生命,从来都不是一件让人好过的事情。

    《皮克敏4》评测:“输在起跑线上”的任式箱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核心机制与玩法并没有太大差异,但更多粉丝们还是倾向于将至今为止的“皮克敏”系列从设计层面分为两类:其中一种是极度重视“资源管理”,在“有限的时间”和“完成尽可能多事情”间对玩家进行考验的设计。这种体验,也是最符合《皮克敏》初始架构的——在初代游戏中,玩家就需要在“30天”的有限时间内逃出生天。而在2013年发售的《皮克敏3》中,设计者们则用“收集有限的食物”,作为了探索上的软性限制,试图在缓和游玩难度的同时,找到一种新生代玩家能够接受的“紧迫感”;

    另一种,则是制作团队在《皮克敏2》中所尝试的,以“探索收集”和“更加紧凑的箱庭谜题”为中心的系统构架。和前作相比,《皮克敏2》没有明确的探索时间限制,在与前作类似的大场景下追加了大量独立的“地下洞窟”——这些关卡的规模较小,但却更能活用任天堂在箱庭式解谜设计上的长处。

    而身为系列时隔十年的完全新作,刚刚发售的《皮克敏4》便非常明显地继承了后者的设计特点,在取消了前作的“食物”设定后,本作给了玩家类似“开放世界”的探索自由,并重新将“收集宝物”作为了游戏的重心——更重要的是,本作的出场宝物数量也堪称历代之最,想要“完美收集”着实需要不少耐心。

    《皮克敏4》评测:“输在起跑线上”的任式箱庭

    这个过程本身,绝对比看上去得有趣多了

    在前作已经存在的七种皮克敏基础上,《皮克敏4》再次追加了新的“冰冻皮克敏”与“发光皮克敏”,前者在每次攻击或被原生生物吃掉时,都可以积攒相应的冰冻槽,玩家可以借助它们的力量将地图中的特定物品冻结,或者在短时间内封住原生生物的行动。而在战斗之外,这种全新的“冻结”能力,也给某些场景带来了一种设计层面上的“双面性”,在给玩家提供了更多破关思路的同时,更进一步丰富了本作在谜题设计上的种类和深度;

    而“发光皮克敏”则在所有方面,都有着全种类皮克敏中最优秀的性能,但相比其他皮克敏,它们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进行自我增殖,也无法在大部分白天的探索阶段使用——关于这一部分,我们后面放到后面再聊。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有着《皮克敏3》的先例,但本作并没有选择通过“减少主线中的皮克敏出场类型”的方式,缩减关卡或谜题设计的成本,包括新增的“冰冻”与“发光”在内,九种皮克敏都在本作中有着明确的定位和意义,这也从正好从侧面,证明了本作关卡在基础类型上的多样性——本作的关卡总数的确相当庞大,可就算它们之间有着类似的谜题设计思路,也绝对不会带来相同的体验,这其实才是最难得的事情。

    《皮克敏4》评测:“输在起跑线上”的任式箱庭

    冻住敌人来制造攻击间隙

    而如果说两种新皮克敏的出现,是从机制上做出的适度创新,那么《皮克敏4》中加入的另一种玩家伙伴:宇宙救援犬“欧庆”,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新东西”,在试图完成对前作的彻底“进化”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欧庆”出场于游戏初期,并且将在游戏流程当中,作为可以被直接操作的搭档陪伴玩家。“欧庆”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前作中共同行动的其他“人类角色”,玩家可以通过在它与主角之间的视角切换,完成一些需要双人配合解开的谜题。可在更多的时候,“欧庆”则扮演着一个强力的“助手”角色,说得稍微夸张一些,它不仅是《皮克敏4》游戏变得更加“大众化”的关键,更是任天堂在近年来塑造最成功的角色之一。而这种“成功”,既来自角色设计(角色形象、个性),更来自游戏机制上。

    《皮克敏4》评测:“输在起跑线上”的任式箱庭

    在游戏中,玩家与皮克敏们可以依附在“欧庆”的身上进行移动。这种全新的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系列至今为止在“带领大量皮克敏”时的微妙操作;

    而面对原生生物们,“欧庆”也有着丝毫不输给皮克敏的战斗能力,在玩家的正确指挥下,它可以轻松击败那些体型较小的敌人。而在一般情况下,“欧庆”所特有的“跳跃”“冲刺”“根据气味寻找特定目标”等动作,也极大地丰富了玩家的探索手段,扩大了探索范围。尤其是在故事的后期,根据主角与“欧庆”能力进行的有效分工合作,探索与战斗的效率可以得到显著提升,无疑进一步加深了“皮克敏”系列的游戏深度——老实说,在习惯了它的陪伴之后,我实在无法想象如果取消了“宇宙救援犬”的设定,“皮克敏”的续作究竟还能怎么做。

    但反过来看,与玩家关系也更加紧密的“欧庆”在本作中,也多少会带来一些“喧宾夺主”的意思。虽然在它的帮助下,你可以更加轻松地面对那些难缠的敌人,但过强的性能,难免也会让那些追求类似“前作”那样高难度体验的玩家,从直觉上感到些许不足。

    《皮克敏4》评测:“输在起跑线上”的任式箱庭

    考虑到前作的《皮克敏3》已经是十年前的游戏了,那么这种在感觉上的“难度降低”,自然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事实上,为了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入坑,《皮克敏4》确实对游戏难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本作首次出现的“倒转时间”功能,就可以被看作是任天堂对玩家表现出的最大宽容。这一功能允许玩家精准地将游戏倒回到失误发生之前,失去的皮克敏也会跟着回到玩家身边;还是同样的理由,在沿用了2020年《皮克敏3:豪华版》中的基本操作逻辑后,《皮克敏4》又进一步对游戏中的交互和UI界面进行了简化——比如,你就不再需要手动对敌人或物品进行瞄准或锁定,角色与“道具”“欧庆”之间大量的交互行为,也被精准地优化进了“一键交互”的动态菜单中,这些都为新来的玩家省去了大量不必要的学习成本。

    《皮克敏4》评测:“输在起跑线上”的任式箱庭

    在使用“倒转时间”的功能前,玩家能够清楚地看到游玩信息的变化

    此外,角色扮演游戏要素的加入,可能也是《皮克敏4》让部分老玩家感到“简单”的原因之一。

    本作中,玩家可以通过收集游戏中散落在各处的“材料”,在探索前的环节开发相应的装备或道具,其中大部分装备都可以给玩家角色和“欧庆”带来能力上的强化,比如更高的防御或生命值,更加全面特殊状态防御(防火、放电)等,而那些你见过或没见过、开发成本更低的消耗性道具,则给游戏提供了更多的原生生物应对策略——现在,你既可通过扔出胡萝卜吸引敌人的仇恨,也可以对着弱点扔出炸弹造成直接伤害,当“皮克敏”不再是唯一的“手段”时,玩家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试错机会。

    《皮克敏4》评测:“输在起跑线上”的任式箱庭

    本作中的“道具”可以独立于皮克敏使用,种类也相当丰富

    而作为“皮克敏”系列的老传统,《皮克敏4》自然也在主线外,准备了相应的“小游戏模式”。其中,我在上文中提到过的“发光皮克敏”,就出自本作中名为“夜间探索”的特殊游玩模式。

    可与其说是“探索”,你更可以将它看作是一种建立在“皮克敏”玩法下的“塔防”玩法。“夜间探索”的主要目的,是在限定时间内用发光皮克敏搭建起抵抗原生生物的防线——不同于着重表现“开放箱庭”的自由与精妙结构的白天探索,夜间探索从一开始就给玩家设下了特殊的规则限制,这使玩家能够在更加快速的游戏节奏下,体验到以更少资源管理与更高频率战斗为主导的游戏内容。作为一个添加在故事模式中的玩法调味剂,“夜间探索”既有难度,也有新意,这就够了。

    《皮克敏4》评测:“输在起跑线上”的任式箱庭

    使用发光皮克敏进行战斗

    至于本作的另一新增玩法“当多虑对战”,则是在前作“当多虑(ダンドリ)挑战”基础上进行的概念升级,这也是最能够直接表现“皮克敏”核心设计的模式。

    “当多虑”直接音译于日语中的“dandori”,意指完成某事时采取的“顺序”,而放在皮克敏中,这个词语的意思便成了“如何更有效率地安排执行顺序”。“当多虑”要求玩家用好手中的一切资源,在深思熟虑中为皮克敏们安排出最有效率的分工与行动模式,借此在规定的时间内收集更多的点数。

    顾名思义,“当多虑对战”就是在此规则上展开的“分数争夺战”。在故事中,玩家需要与神秘对手“叶子人”在预设的场景中,展开多场高分争夺战。在此模式下,除了通常的高分宝物收集外,双方也可以通过抢夺对手正在搬运的物品、使用道具,甚至是直接攻击的方式进行相互干扰。“当多虑对战”的最大特点,是AI会根据现场变化而更改行为风格,玩家很难找出固定的必胜或攻略法,更多考验的是纯粹的“判断力”与“预见性”。

    《皮克敏4》评测:“输在起跑线上”的任式箱庭

    “左右同屏”的显示,让玩家可以实时根据对方的行为更改策略

    可惜的是,这套与本篇有着不同魅力的“当多虑对战”,却不允许两名玩家共同游玩。

    或者我们换个更准确点的说法,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皮克敏4》正在试图弥补十年前,原版《皮克敏3》留下的遗憾——单人模式的内容不足。这使得它从一开始,就更像一款服务于完整体验的“单人游戏”,在用大量内容紧凑,结构精巧的独立箱庭支撑起了一个丰满有趣的单人故事后,《皮克敏4》并没有专门为“多人玩法”创作内容,玩家在“合作模式”下可以做的,只有对着屏幕丢上几块石子罢了。

    当然,关于“皮克敏”究竟应该服务于哪种玩家的辩论,并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它已经够小众了,小众到不少玩家甚至没有去了解它的耐心——为什么会这样?别说我了,连宫本茂自己都想不明白。

    好在从今天的数据来看,Switch庞大的装机量和任天堂第一方的品牌效应到底还是起到了作用,《皮克敏4》在海外卖得还不错。在之后的时间里,它仍是任天堂重要的第一方品牌,游戏创作者们还是会从它的身上吸取灵感——而我,则准备在编辑部开启新一轮的安利。

    本游戏评测硬件配置规格如下:
    显示器

    微星 MPG 321URX QD-OLED

    尺寸

    32英寸

    曲率

    平面QD-OLED

    分辨率

    3840x2160

    刷新率

    240Hz

    响应时间

    0.03ms GtG

    对比度

    1500000:1

    可视角度

    178°(H)/178°(V)

    亮度

    250尼特(SDR)/1000尼特(HDR)

    HDR

    HDR TRUE BLACK 400

    DCI-P3/sRGB

    99% / 138%(CIE1976)

    3DM 评分:9.5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