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言两语:我的下一关Part2

中等偏下

2024-02-29

返回专栏首页

作者:中等偏下

原创投稿

评论:
谁能想到呢,BYD离职感言还有续集。

    大家好,如果不出意外,那么我很快又要离职了。没错,是“又”。

    俗话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俗话没说,人不能从一家公司离职两次。

    很多年前,当我还是个电话销售的时候,公司有种名为“好马奖”的奖项。我到现在也没怎么想明白,这个确实有钱拿的奖,到底是怎么被设置的。但无所谓,人总是要恰饭的,虽然有点抽象,但上班嘛,也不寒碜。

    两年又八个月前,我用“木大木大木大”的ID从这里离职,写了篇离职感言,介绍了遍熟悉的同事,放了点乱七八糟的吊图,聊了聊自己开小号喷人的事。

    同事们对这篇“三言两语”的评价主要是“情真意切”,大概带点“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的味道,我个人倒是没怎么感觉,就觉得还行(其实觉得挺好,这里照例谦虚下意思意思)。

    3言两语:我的下一关Part2

    要说没感情,那是假的。养了三年的狗走丢了,谁都要迅速发动社交矩阵“天地无极,万里追踪”,更何况一群同样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同事呢?

    上次离职后,我尝试去体验了更多“支线”,我去湖边骑了趟自行车,在高原上捡垃圾,又到陌生的城市帮人做环保公益展。

    在完成支线的过程中,我确实找到了点可以说是“wakuwaku”的感觉。但当这些支线结束,我还是有些空虚,似乎在做过以后我才发现,这个阶段的我,对这些事的“爱”还没那么“热”,一周目甚至打个Demo就已经足够。

    于是又给银河主编发信息,于是又回到上海租房上班,于是换了个ID继续写写写。

    如今又是整两年过去,我又攒了点“体验资金”,所以此刻又在写一篇新的离职感言,又准备去新的地方试试没试过的事。按照ROOT老师的说法,如果上篇离职感言是Part1,那么这篇就是Part2。

    Part2确实不好写。

    3言两语:我的下一关Part2

    我想“要不要再意思意思,介绍一遍现在的同事”,但很快就觉得没什么意思否决了。鸡来鸡往的,鸡具体叫什么不重要,反正都是一样叫。

    我又想“要不要聊聊五年来,自己感觉不错的稿件,以及那些我仍然记得的读者评论”,但又觉得有点煽情“我是离职了,不是死了”,也还没到盖半棺纪念的轮次。

    我还想过“要不干脆别写了,你勾八又不是什么名人,部门就数你离职感言最多了”,可还是决定来点仪式感,算是给自己毕业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作做个小结。

    想聊聊工作流程。

    客人虽然没必要关注母鸡怎么下蛋,但我作为母鸡或者说前母鸡,还是更关注下蛋过程而非烹饪技巧。

    我们的工作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评测”和“原创”。前者不用介绍,这里毕竟是家游戏媒体“在3DM,你甚至可以看到游戏”,后者则是公众号每天更新的头条内容“主要关注互联网文化和青年文化”。

    “评测”工作偶尔会有矛盾,我们总看到读者评论“这写的什么勾八”,指责我们不在评测里说人话,没有具体介绍系统机制“将简陋锄头升级为铁锄头需要铁矿石若干”,只是自我满足撅起屁股卖弄骚情。

    但说到底,“评测”和“攻略”毕竟有区别……我想了半天怎么聊这点,但越想越觉得解释“为什么我们在努力写出很好的评测”实在过于傻逼,所以就不解释了,直接跳到下个环节“原创”。

    这部分也是诸位最熟悉的部分,毕竟除了用餐日,微信公众号的头条稿件大多数都来自“原创”。

    通常情况下,一篇“原创”的生产流程有这么几个步骤“在冲浪过程中寻找到选题→在沟通后确认‘选题’有没有操作性(能不能写)→边打字边收集素材或是收集完素材再打字→最后则是交稿,并在审校无误后上传网站后台(偶尔审校后还是有误)”。

    3言两语:我的下一关Part2

    您可能第一次看见这个页面,但我们已经看了很多次

    在最初入职的二〇一九,再到如今的二〇二四,五年时间里,我写过“评测”也写过“原创”,最开始时的“原创”质量低到“的地得不分”,后来也陆陆续续写过一些质量中等偏下的“原创”或“评测”,兴致来了偶尔翻翻看,自己也不会太不好意思。

    但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打卡,我开始有些疲软了,疲软的意思就是“硬不太起来”。

    偶尔玩玩时兴的梗确实有趣,但假如持续数年,日复一日地泡在五花八门的渠道捡拾“有搞头”的“热点”,多少会有些“审美疲劳”或“审丑疲劳”。说到底,每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就那么多,拉完肚子里那点货后,谁都难以避免陷入“选题焦虑”。

    于是,在每个需要新选题内容的工作日,编辑们会打开各式各样的网页,有时是B站,有时是微博,有时是贴吧,有时是外网B站,有时是外网微博,有时是外网贴吧,有时是那种聚合了B站、微博和贴吧的榜单类网站,有时是那种聚合了外网B站、微博和贴吧的榜单类网站。

    当上网冲浪不只是为了冲浪,上网冲浪就不只是冲浪了。

    上面这段很多是废话,但也是实话,就和下面这段一样。

    于是,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最初的“选题”往往会花掉更多的时间,这并不意味着“选题”不好找,只是在“好找”以外,加上“感兴趣”“没写过”这些关键词后,能筛出的“选题”确实不算很多。

    面对这种新媒体原创写手的某种通病,我给出的解决方法是——

    我有个锤子解决方法。

    3言两语:我的下一关Part2

    那么,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在日历还没翻到二〇二四前,我就已经开始计划逃跑路线了。

    这段时间里,我给几乎每位同事都挑了比较“私人定制”的礼物,比如有一定收藏价值的老游戏,又比如不同类型的书(这部分确实挑了段时间),又比如手抄本什么书送来留念。

    我原来是这么想的,是不是很大胆,给每个人送不同的纪念礼品。每个同事,事事不同……

    但后来我放弃了,选择zan点卤菜意思意思,对付对付吃顿就完了。说白了,大家只是同事,又不是我爹,何况我对我爹都未必这么上心。

    3言两语:我的下一关Part2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初中毕业分发同学录的经历,从那时起,我就不太擅长社交。比如我拿了同学们发给我的同学录,在“姓名”一栏写上我的名字,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把自己的同学录分发给同学,拿回他们写过内容的赠言“XXX你是个好人”,再把他们给我的,需要我填写内容的同学录理成一叠,也放进自己的同学录里。

    “消♪失♪在♪人♪海♪”

    小情小抒,现在点点题,顺便抒场大的。

    在Part1里,我这样描述那场离职“在我的公交上,他们下车了,反之亦然”,回旋镖绕场两年打了回来。我想我换个说法“我先下了他们的公交车”,然后打了个滴滴特惠快车,在八个月后抵达了公交车停靠的后续站点“又上来了”。

    现在嘛,二百五十路飞马牌公交车开了两年,但我“又下去了”。

    我时常想,五年前的自己是否想象过,自己五年后会做个游戏编辑;十年前的我又想没想过,会比十年前的自己还要胖上这么许多;二十年前的我又……

    这当然是纯在扯淡,名为人生的分岔口实在太多。你三岁骑儿童自行车骑上了高速,就进了分岔口;八岁那年,旱厕木板年久失修掉缸里,又进了分岔口;十八岁那年对着厚厚的《XXX填报志愿指南》和《XXX招生专业目录》苦思冥想,进了分岔口;三十五岁没和老婆说出差提前回家,推门前一瞬间,又进了分岔口。

    人生的分岔口实在太多,谁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迈出去会落到哪儿。以为走了条康庄大道,说不定脚下是台反方向的跑步机,以为自己在下坡,说不定就踩上机关地板弹射起跳。

    哦对,关于“弹射起跳”这部分,如今通常叫“感谢流量的馈赠”。大多数时候,人们并不知道流量具体怎么来,就像后来不知道流量具体怎么没。

    总之,我应该会记住在这里的五年,就像记住这五年前的五年和这五年后的五年;我会记住那些和同事们常常聚餐的饭馆,虽然有些已经倒闭了;我会记住我们一起开黑的快乐时光,虽然现在已经开始忘了;当然,还有最后也最重要的“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

    虽然记忆是最不可靠的。

    我没看过王家卫的《重庆森林》。但我知道,不只凤梨罐头,除了过期罐头以外,凡是罐头就都会过期,记忆如果算种罐头,当然也会过期。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过期,我们会忘记所有记住的事,成为把饺子放兜里留给儿子的老爷爷(这里主要针对鄙人同部门同事抒情,但由于五年内部门内基本没有女同事,故略去老奶奶,望周知)。

    总有一天,我们要告别所有能告别的人,成为赛博灵堂个人主页的一张黑白照片,背景音乐无限单曲循环《潇洒走一回·绿钻纪念会员账号专享版》,花圈留言板的第一条留言是“踩踩,今天死了,我在XX很想你”。

    淡就扯到这里,我也不知道未来有什么。

    但无所谓,我想未来也不会太远。

    最后,引用同事们都很喜欢的一句名人名言做结尾——

    What can I say?

    Mamba out!

    P.S.最后的感叹号是在致敬Part1结尾的感叹号,望周知。

    3言两语:我的下一关Part2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