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ROOT

2023-06-29

返回专栏首页

作者:ROOT

原创投稿

评论:
那叫一个地道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我在短视频平台上,浏览最新的互联网烂梗和各类擦边美女时,大数据就会习惯性地给我推送一类风格极度统一的美食教学视频。

    这类视频的内容,初看上去其实挺普通的。大抵就是先给你展示一下菜肴的成品,然后再从原材料的处理开始,一步步演示制作的过程,形式上和我们平时看的其他美食教学视频,并没什么两样。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而它们的特别之处在于,你能在看做菜的同时,听到出自知名相声演员于谦老师的地道儿京味解说。他会用那种北京人特有的闲聊腔调,向你介绍这些菜品的制作过程,营造出一种“老北京儿于谦教你做饭”的节目效果,那叫一个地道儿。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再加上视频稳定的更新频率、讲究的拍摄技巧,和于谦长年以来在国内观众心中留有的不错印象,它们很快吸引了包括我在内很多渴望学会做菜的网友的关注。

    但和其他美食博主视频下清一色对美食的赞美,或勤快的做菜返图和交流经验的景象不同,在谦大爷的这些特色美食视频下,你能看到的只有广大网友对他做菜水准的嘲讽质疑,以及永不停歇的玩梗。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我们得先弄清楚于谦和这些“于谦教做菜”视频之间的关联。

    答案就是完全没有关联——或者说,于谦本人并没有参与这些视频的任何制作环节。视频中出现的于谦,全部是短视频作者们从各大综艺节目中截取出的画面。至于于谦介绍菜品制作过程的声音,则出自他自己的音频脱口秀节目《谦道》。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从介绍来看,《谦道》是一档总结于谦几十年“玩儿”的门道和经验的节目,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吃”的内容。比如,第一季第三期的标题就是“于谦独家下酒菜,得从马嘴里抢?”,主要介绍了于谦学到和自己发明的各式下酒菜。其中那句“我也有一道自制的小菜儿”,就成了后来很多“于谦教做菜”视频的标准开头。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当然,如今它也是网友们在“于谦教做菜”视频下最常使用的梗——这个我们后面再讲。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作为一名相声演员,于谦讲美食的口才,自然是不用我们怀疑的。在节目里,他总能用一嘴圆滑的京腔,把一道道看似普通的家常菜,给你讲得颇具市井烟火气,让你忍不住流口水。

    比如在介绍最简单的煮方便面时,他会用“横着往嘴里边爬拉,啼哩吐噜这么一吃,该上学上学,该上班上班”来形容一家人早上朴素高效的吃早饭过程。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又或者,在介绍热凉面时,他用“端着碗坐马路牙子上,叽哩嘟噜,浑身吃那么一身汗,也挺滋润”简单几句对生活场景的描述,就形象地讲透了拌面的辣和吃完面后浑身的舒爽。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这么独特的音频素材,加上于谦在节目里介绍的各式各样你可能长这么大都还没见过的菜品,自然就成了深受短视频博主们青睐的创作源泉。于是,他们截取了节目中的音频片段,再自己动手制作还原节目中的菜品,配上高饱和度的色彩滤镜和精美的摆盘,这些“于谦教做菜”视频就这样在短视频平台上野蛮生长了起来。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但看多了这些视频后,即便是厨房小白,也多少能从中发现一点问题。用网友们的话来总结,于谦老师做饭有四大特色——材料简单、做法普通、味道难吃以及吃完容易窜稀。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材料简单,做法普通,这本是家常菜的特色,但于谦老师的小菜儿,总能给你整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新花样,让你怀疑他是不是从什么炼金术教学书上学会了这些菜品。

    比如,他有一道菜叫“臭豆腐拌面”。菜如其名,就是用臭豆腐罐头里的汤和豆腐,搅和均匀后加入香油、葱花和味精,浇在刚煮好的面上,拌匀了吃。这道菜你光看材料和做法确实都很常见,但组合起来就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味道。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稍微正常一点的,比如于谦推荐的80年代老北京汉堡,用馒头夹着炸好的鸡排配生菜吃,乍看上去也还可以接受,但他用来调味的酱料,既不是如今洋快餐标配的番茄酱,也不是北京人吃烤鸭时的甜面酱,而是事先泻好的腐乳汁。这样一组合,整个汉堡就立刻变得怪异起来。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至于于谦老师做菜究竟能简单到什么地步呢?这么说吧,给他一瓶酱油和一瓶小磨香油,他能钻进路边一口气炫完四公里的绿化带。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这当然是句玩笑话,但其中提到的野菜、酱油和香油,的确是“于谦教做菜”系列视频里,出镜率最高的食材和调味料。

    拿之前提到的《谦道》第三期内容为例,于谦自制的下酒菜“凉拌苜蓿”,用的就是产自自家马场的苜蓿,这种野菜平时都被拿来喂牲口,但人也可以吃,所以于谦就开发了这道小菜。

    除了苜蓿外,他还在节目里聊到过吃香椿、吃苋菜、吃柳芽,这些东西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恐怕听都没听过,自然也就无法理解,像于谦这样一个有钱又有名气的小老头,为什么偏偏放着山珍海味不吃,喜欢吃草。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图源:B站UP主@德云段子手,视频中于谦吃草的画面来自电视剧《别闹天使大人》

    而观众更不能理解的,还是于谦做菜时对酱油和香油的执念。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他曾在节目里说过,人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酱油,即便不吃别的,光喝酱油也能解馋。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然后他就介绍了包括酱油蘸馒头、酱油汆面、酱油蘸豆腐在内的多种酱油吃法。这些菜品主打的就是只吃一个酱油的咸鲜味儿,稍微讲究点的,或许会配上葱花、香菜、味精等佐料,但酱油一定是整道菜品里最重要的主角。其次是香油。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而观众对此的评价则是,如果没有于谦大爷喝酱油,北京的酱油厂起码得倒闭一半。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至于这些酱油含量明显超标的菜,实际尝起来是个什么味道,看下面这张动图你应该就能想象得到。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显然,部分观众在看完“于谦教做菜”视频后,因为实在好奇它们究竟是什么味道,于是也开始用拍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制作并品尝这些“美食”的过程。而这种二创形式,又因为博主们吃完菜后夸张扭曲的表情,以及主打“真实”的点评环节,进一步让“于谦教做菜”成为梗并火出了圈。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B站UP主@记录生活的蛋黄派,在自己的小号上发布的“跟着于谦学做菜”系列视频。这些视频每期都有近百万的播放量,内容就是蛋黄派亲手复刻于谦在节目中传授的美食,节目效果主打一个“真实”。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抛开他本人整活式的表情管理不谈,通过他的实际验证,观众的确能更直观地了解那些“于谦教做菜”视频的可信度。虽然大部分菜品经过验证后,得到的结论都是“不好吃,但也不难吃”,但只要偶尔出现一两道确实好吃或确实难吃的菜品,整个视频就有了一种好似“屎里淘金”的趣味性,从而引发观众在评论区疯狂玩梗。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当然,一些观众也会在评论里,提出自己对这些“于谦教做菜”视频的客观见解。

    你可以从中看出,我国不同地区美食文化发展的差异。比如同样是白斩鸡,北方的做法和南方广州地区的做法就完全不同。于谦介绍的白斩鸡,到了南方就成了手撕鸡,至于到底哪个版本的白斩鸡最正宗,恐怕你把全国的顶级名厨聚一块,也得不到一个准确的说法。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此外,网友们还总乐于把于谦和他的好搭档郭德纲,放在一起对比。毕竟,在于谦推出《谦道》这档节目前,郭德纲老师也早就有了自己的《郭论》。一个天津人和一个北京人,关于美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最后,两人的菜谱都获得了网友们统一的评价——难吃。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不过在我看来,这些评论里最值得肯定的,是很多网友对于于谦为什么会喜欢这些菜品的讨论。毕竟,考虑到时代因素,生活在于谦小时候那个年代的国人,普遍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生存状态,他们对吃这方面自然不会有太高的要求。简单一个白面馒头蘸酱油,在如今的我们看来,或许是难以下咽的,但在那个年代,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难得的美味。脱离时代因素去看问题,无疑缺乏了足够的客观公正。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也就是说,在调侃于谦老师对于美食没有什么太高追求,他的很多小菜儿都不符合现代人口味的同时,我们或许也该庆幸,自己生在了一个不愁吃穿的时代。我们不会因为没饭吃而去挖野菜充饥,也不会因为难得吃到白面馒头而激动到流泪,这些经历对于从小洗衣无忧的我们来说,确实遥远到显得有些魔幻,但请不要随便否认它曾普遍存在过的现实。

    当然,如果你因此备受鼓舞,决定以后也要每天小米配白粥,坚持忆苦思甜的精神,勤学苦练于谦老师的菜谱,那我觉得其实也没这个必要。毕竟,他那些菜放今天真可能会引发什么食品安全问题,如果你不想一天窜八次,那就还是正常该吃吃、该喝喝,学学人家北京老头豁达的生活态度,未尝也不是件好事。

    跟着于谦学做菜的人,每天都窜八回稀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