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群侠传》说起 如何看待文化元素改编游戏

四氧化三铁

2016-10-14

返回专栏首页

作者:神游玉间

原创投稿

评论:
不久前鲁迅的作品被用作主题改编进入游戏当中,引发热议,也引起了笔者一些深度的思考,关于文化元素改编成为游戏,你了解多少?

    最近几天,游戏界热闹喧嚣的事莫过于《战争机器》的发布以及PS VR开始发售。

    当然,在这热闹的主流游戏界外,手游端也有了新的成员,网易《阴阳师》凭借精良的制作收获了一波玩家。

    还有部分玩家可能没注意到的,一款名为《鲁迅群侠传》的手游上架IOS,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

    不了解的玩家可以温习一下:国产游戏《鲁迅群侠传》 闰土提叉打僵尸!

    这部手游基本上被玩家一面倒地大加挞伐,基本原因在于,鲁迅是披着“民族魂”的大旗安眠的,而游戏开发者借着名号做游戏,原因不外乎网友评论的“唯利是图”、“社会风气扭曲”、“怎么出名怎么来”等等。

    笔者一开始也是比较反感这样的做法的,于是在网络上联系了一位顶尖大学的鲁迅研究教授,在沟通之后,她给我的第一回答是:“也许这说明鲁迅还没有被彻底遗忘”。

    对此事相当乐观。

    在看到这个回复之后,笔者也有茅塞顿开之感。

    其实我们都犯了一个思维惯性的错误了,综合大部分的观点,玩家不同意将鲁迅融入游戏当中最大的原因是:游戏这么LOW的艺术,这么能把伟人鲁迅结合到其中呢?

    多年前以来社会对于游戏的固有印象是:引发网瘾的、不务正业的、没有前途的、无业青年的娱乐消遣方式,基本上都是负面评价。在此背景之下,如何能把“伟大”的鲁迅置入游戏这么不堪的行业当中呢?

    笔者并不是在为《鲁迅群侠传》甩锅,但我们都需要承认一个基本事实:游戏行业近年来飞速发展,上个月电竞专业也宣布开设,不论是国家还是国际社会,对于游戏或者电子竞技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游戏行业已经不适合再用传统的眼光来围观,游戏行业正在成为一个“全民娱乐的”、“有前景的”、“专业化”的产业,并慢慢成为主流产业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将鲁迅改编进入游戏当中,是可行的,而不是不符合伟人身份定位的一件事。《刺客信条》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历史上著名的作家融入到游戏当中,反响也是相当不错。

    但改编不应该是恶搞,也不应该是蹭IP,应该是严肃的、正统的、尊重的改编,这就涉及到下面要谈的文化元素改编成为游戏的问题。

    文化元素或者IP的改编有很多形式,比如小说改编为游戏、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这里主要谈和玩家关系比较密切的游戏、小说、电影、电视剧四种艺术形式。

    文化元素改编成为游戏,可以有效地推广这个文化元素,所以文化元素改编成为游戏,不应该受到玩家排斥,因为优秀的优秀可以为文化元素带来积极效应。

    比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或者陈寿的《三国志》,真正看过文言文或者白话文的玩家并不多,但是“常山赵子龙”、“青龙偃月刀”、“桃园结义”等等小说中的设定玩家都无比熟悉,究其原因,自然是电视剧、漫画、动漫、小说等衍生作品的推广。

    曾经红极一时的《三国杀》台词当中赵云“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孙权“容我三思”给了不少玩家非常深刻的印象,“丈八蛇矛”、“诸葛连弩”等古代武器也随着游戏进入玩家的视线当中。

    光荣的《三国志》、《信长の野望》、《真·三国无双》等作品,毫无疑问为三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做了大量贡献,可惜的是国产游戏并没有能够比肩的作品。

    唐朝的文化,得益于《梦幻西游》或者《西游记》、《隋唐英雄传》等相关作品得以广泛传播,真正看过《新唐书》、《旧唐书》的玩家,想必千不足一。

    略做调查就可以知道“李世民”、“李元霸”、“秦琼”等人物,“玄武门之变”、“京杭大运河”等历史事实,玩家都不是通过史书本身获取到相关讯息,而是通过电视、游戏等衍生作品。

    相对的,当一个文化元素不够热门,不符合时代潮流之时,这个文化元素就会慢慢沉寂下去,不为人所知,成为时代的附庸。

    例如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电视剧也就《大秦帝国》、《封神榜》相对提及多一些,电影的《孔子》、《夜宴》等等。

    当前电视剧更多的是仙侠和都市剧,古装历史题材的电影已经渐渐没落,十年之后,我们知道的隋唐英雄,下一代未必就知道了。

    在游戏行业,我们极少能看到战国时期相关作品的出现,基本上没有,战国以前的文化,因为《山海经》的存在,我们能在《古剑奇谭》、《仙剑奇侠传》以及不少仙侠风网络小说中看到这部分文化的身影。

    反观三国时期,任何一名玩家都可以如数家珍一般,列举许多相关的典型,即使是不太受关注的宋明两朝,也因为《天涯明月刀》、《战意》或者“锦衣卫”的《绣春刀》等古装游戏、电影得以传播开来。

    这是不是说春秋战国的文化不如三国优秀呢?其实不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峰,儒家、道家、法家三家基本主导了几千年以来的中国文人或者统治者的思想,孔子也是中国几千年以来唯一一个“圣人”,三国时期的文化,不说春秋战国,即使唐宋两代,它也是无法超越的。

    之所以如此流行,在于前面笔者提到的文化元素的衍生与推广,三国的衍生作品,至少在游戏行业,是远远多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

    一个文化元素如何经典、如何伟大、如何重要,在没有得到足够的宣传为更多人所知之前,在成为附庸品之后,它都无法实现它的真正价值,只能成为小众的一个情调而已,这也是王勃《滕王阁序》中悲叹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所以,我们应该为一个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受到重视、得到改编而高兴,不应该否定回归传统、重视本我的行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容忍粗制滥造和蹭IP的行为,这就涉及到如何改编文化元素的问题了。

    上面也提到了文化元素改编的形式有很多种,玩家如此反感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当前的国产游戏环境中,优质的原创作品凤毛麟角,反而是山寨、抄袭、“借鉴”、捞金充斥着整个APP市场,我们很难看到一个游戏开发者在一款游戏上的诚意和用心。

    在此局面下,《鲁迅群侠传》作者被喷自然是没有丝毫悬念的。

    笔者没有玩过这款游戏,但单从游戏“打僵尸”的套路来看,就让我兴致缺缺。

    那么,优秀的IP或者文化元素改编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总结《巫师3》、《GTA5》、《上古卷轴5:天际》、《刺客信条》系列等国外作品来看,要将优秀的文化元素改编成为游戏,需要具备用心、有可玩性两个基本特点。(文案、数值、关切等等相对专业性的设计内容在此不多做计较)

    但凡用心制作,可玩性都不会太低,不用心制作,自然不能对游戏性期待太多。

    用心与否可以从游戏的细节得到大量反馈。

    例如《刺客信条》系列,游戏的场景、建模都参考了大量现实设计,《刺客信条:启示录》几乎完美地还原了君士坦丁堡,平民的服装以及地区建筑风格不要太真实,游戏内对建筑的介绍也非常完善充实,非常具有文化气息。

    进入三代,一方面游戏的体量增多,地图增大的同时玩法太过单调无趣,也没有用心打磨文化元素,而且开发周期并不长,玩家自然不太买账。

    《黑旗》以后,《大革命》BUG众多,《枭雄》似乎还算不错,但都没能达到二代的高度,所以育碧也痛下决心放弃每年一部的策略,用心打磨系列的下一代作品。

    《巫师3》不必多说,官方膨胀到不对游戏进行加密,可见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投入了多少精力,对质量有多么的自信。换言之,如果这样优秀的作品都无法获得玩家的认可和支持,游戏行业就毫无希望了。

    国产近期的《侠客风云传:前传》,玩家的口碑也不差,这一点从论坛、贴吧、淘宝商店都可以找到佐证。

    玩过游戏的玩家应该也都深有感触,这部作品虽然也有明显缺陷,但内容很充实也非常用心,比如想要拿到坎离水火剑这招剑法,玩家需要为NPC提供冲灵剑法;要获得冲灵剑法,需要剑术天才傅剑寒在队伍当中,观看铸剑山庄的墙壁;要招纳傅剑寒需要在龙井村遭遇傅剑寒触发李大娘儿子入狱的传闻,然后进行解救;要在龙井村遭遇傅剑寒需要在洛阳酒馆先和他打一架等等。

    整个游戏细节非常多,即使是一个守城的NPC,都有安排任务情节。

    国产当中相对于四代以后的《泰坦陨落》系列,玩家口碑不好自然是有原因的,BUG、优化、“借鉴”等等,“用心创造周边”,一步步将自己套入情怀的陷阱又一点点失去玩家的信任。

    说到泰坦陨落,昨日《仙剑四》电视剧也宣布过审,预计2018年上映。

    当然,玩过四代的玩家对这部作品期待似乎都不太大,因为《青云志》、《云之凡》没有给观众带来惊喜,反而是过多对原著的改编、注重特效、毁经典等评价攻陷了评论区。

    粉丝电视剧以及利用好IP或许可以取得一时的效益。然而归根结底,用心制作,不滥用IP,不盲目追求潮流才是一部作品能够取得玩家认可的根本因素。

    运用粉丝效应、追逐潮流、炒作热点,拿着优秀的IP却做不出等价的作品,最后的结果就是摧毁IP,伤害观众,沦为炒作大军的一员。

    注明媒体评论人尼尔·波兹曼上世纪就针对当时的电视效应出版了《娱乐至死》一书,其基本观点是电视(与当前的网络一致)改变了人与人交流的方式,原本的人们更强调了解到的讯息的真实面貌,现在,更强调讯息体现在电视或者网络上是什么样的。

    结果就是,包装的越好,越具备娱乐效应的人、事、物会得到更多观众的支持,直到电视内容的娱乐程度成为了一切,精神内涵全部消失为止。例如当前的直播行业,网红为了出名无所不用其极。

    未来这样的情形会越来越多,游戏玩家也应该自信起来,游戏不是见不得人的行业,而是一个未来会成为主流行业的朝阳产业,优秀的文化元素不应该排斥游戏的改编。

    我们应该乐于见到鲁迅先生作为一个重量级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时下热门的游戏行业当中,这也确实有利于对鲁迅思想的推广。

    但是,也应该反对娱乐至上主义,不应该让这个严肃的题材,沦为纯粹的娱乐大众的三流作品。

    同理我们应该乐于见到游戏制作方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游戏这个新兴行业当中,不过,玩家在接触相应作品时,也应该剥去那层蹭文化的外衣,看看作品是包藏热忱的文化之心还是吸金的利欲之心。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